11月24日晚六点半,公共教学楼7-303举行了题为“外语学习回家之路”的讲座。
讲座伊始,戚亚军老师引入了“Schema认知图式”的概念。在感受认知图式的环节,戚老师以“苹果”一词引发了大家对于个体差异性的思考。在接下来“走近schema”的环节中他指出,一个英文单词表面上看似具有数个毫不相关的意思,但这背后其实是个体认知的问题。同根溯源,在这些不同词意的深处实际包含了许多隐喻思维。
同时,戚老师还提到长得像的单词之间一定具有某种关联,如此便可构建语意之间的桥梁来进行记忆。例如“finger和figure”就可以巧妙记为“用手指来数数”。
对于主流观点:汉字是象形文字,而英语是表音文字。戚老师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,无论是否承认英汉同源,证据皆不足够。
在启动认知图式的环节中,戚老师以“S”“A”“H”为代表,展开语言背后的叙事想象,阐明了《字母语义学》的重要性。
在之后的重构认知图式中,戚老师还着重强调了建立概念间新的逻辑关联的必要性。最后他用一句“Practice makes perfect.”来批判我们平日固化的认知图式。戚老师指出,孰能生巧只说明了真理的三分之一,且只适用于中低层级的阶段。若一旦超过限度,就会导致孰能生厌和孰能生笨,从而引发思维定式甚至僵化为刻板印象,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“stereotypes”,这对我们英语的学习是大为不利的。
针对同学们背单词极其痛苦的现象,戚老师提出了联想记忆法和“立体式”听觉刺激强化单词记忆的方法。他指明,只有大声朗读,读得有声音,语言才会有生命。虽然我们的潜意识抗拒外人的声音,但若是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模仿老外的声音再进行播放,便会在耳膜腔内产生同频共振,达到绝佳的记忆效果。
在讲座的最后,戚老师推荐了两种高效的学习方法:费曼学习法和北大学长经验。费曼学习法是把知识点用简明扼要的话讲述给别人听,以此来验证自己的知识点是否掌握透彻;北大学长经验则是准备一张A4纸,每写下一个单词就大声念五遍它的意思,写下一个单词的时候,再重复上一个单词的操作,依次循环往复。
戚老师还以“意念是一种力的证明——水结晶实验的感悟”为切入点,呼吁同学们平时在学习英语、背诵单词时应投入正向积极的情感,了解单词背后的密码,“Fake it till you make it”,真正在学习英语一事上做到“尊重、执着、热爱”。